闽江学院产学研协同育人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4/7/6 11:26:46

7月2日至7月5日,位于福建省会福州的闽江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深入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开展了以“红色老区·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据悉,近年来,闽江学院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有序推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成长实践平台,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学校建设与地方发展合作双赢。

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是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点,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可以听红色故事、看红色遗址、行红军步道……。在带队老师张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罗源(百丈)指挥部旧址,重温红军长征艰苦岁月,切身感悟长征精神。

“福寿螺是中国重点管理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它繁殖能力非常强、危害极大,会导致稻田减产、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退化等问题。百丈村水稻种植业也深受其害。同学们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对百丈村耕种稻田中的福寿螺进行调查。”带队老师张智介绍说。

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由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实施、闽江学院承担开展的“福建省水田生境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综合防治”项目以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为示范区,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农业源防治、物理阻隔和生物防治手段对福寿螺进行综合防控。本次实践活动依托项目科研平台,将课堂搬到了广袤农田里。

“大家看,福寿螺颜色偏黄,个头大,尾部平短;普通田螺椎尾长而尖,如果不仔细分辨很容易被误认。福寿螺产下的卵块呈红色状态,常附着在水稻上,可以通过人工集中销毁的物理方法减少繁殖。”烈日当空,田野中绿波荡漾,实践队员们满怀科研的热情,兴致勃勃地带着专业采样工具,与臭名昭著的“粉红怪物”福寿螺来了一个正面“交锋”。

通过记录成螺、幼螺、螺卵数量,测量螺壳高、螺体重,分析福寿螺生长发育特征、分布范围、适生能力,实践队对耕种期的水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估,有效掌握福寿螺扩散传播动态,明确了重点防控区域。

开展农业科研的同时,实践队一行还深入村头巷尾向村民普及外来入侵物种知识,并与白塔乡副乡长黄学健、百丈村驻村第一书记赵金祥等基层干部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在详细听取村情村况介绍后,来自海洋、规划、环境、经管等不同专业的队员们畅所欲言,分别基于各自专业视角提出了百丈村绿色发展的不同建议。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表示:“这次实践活动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农业生态、农田生产、农村管理等各个方面,将为我省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实践队员陈海滨说:“未来,我将继续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将青春的热情和智慧投入到百丈村乃至更多乡村的发展之中,希望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复兴贡献力量!”

青春向党,青年向上。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乡村要振兴,青年当有为。作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的闽江学院的学生来说,走出课堂,走进农田;逐梦沃野,绽放青春,这段宝贵的经历,无疑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思想的淬炼。(陈晶莹)

责编:阳瑞